胡中惠 SPACE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首页 >全部文章 > 正文内容
【高考】高中基础史学常识汇编-包头市历史学科基地
史学常识
一、帝王的称谓
1、帝、后、王。
夏代帝王生时称“后”,死后称“帝”。后稷、后羿等的“后”,都是君长的意思。商代君主生前称“王”,死后称“帝”。在商代,“后”开始成为君主配偶的专称。周代君主称“王”。从周文王、周武王到周懿王,王号都是自称。
2、谥法。
起于周孝王以后。谥号是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有褒贬之意。即所谓“谥者,行之迹”,“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谥法有固定用字,如经天纬地曰文,克定祸乱曰武,布义行刚曰景,这是美谥;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好祭鬼怪曰灵,这是恶谥;还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怀等。秦统一后废除旧有的谥法,秦亡后谥法制度又恢复。在古代,对皇帝不能直呼其名,否则就是大不敬,即使对前代帝王亦是如此。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对隋以前的皇帝多称谥号,如汉文帝、晋武帝、隋炀帝等。唐至元朝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宋真宗、元文宗等。
3、庙号。
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由个别的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清朝福临称世祖,其子玄烨称圣祖。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如西汉十一帝,只有高祖、文帝、武帝、宣帝得入太庙奉祀。这也是古代文献对隋以前帝王只称谥号、不称庙号的缘故。唐代以后,典制不那么严格,每个皇帝都有了庙号,人们也就以庙号称呼皇帝。
4、年号。
人们习惯上对明清两朝的皇帝多称年号,如永乐帝、乾隆帝等。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历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做改元。明清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几乎都要改元。如汉武帝在位54年,先后用了11个年号;唐高宗在位33年,先后用了14个年号。明清两代,每个皇帝不论在位时间长短,都只用一个年号。如清圣祖在位61年,只用康熙年号。其中只有一个例外,就是明英宗。他因为先后两次登基称帝,所以用了正统、天顺两个年号。由于明清皇帝在位不改元,所以人们习惯上用年号来称呼皇帝。
5、尊号、徽号。
“尊”为尊敬,“徽”为美好。“尊号”和“徽号”都是对尊者加上的号,以表示尊崇褒美的意思。尊号起于唐代。往往在皇帝和皇后生前就有尊号。如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或生前所上,或死后追加,如唐高祖李渊的尊号为“神光大圣大光孝皇帝”。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清代同治帝曾尊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再加上徽号为“慈禧”。封建时代帝后的尊号可以上几次,实际上都是臣子对他们的阿谀奉承。
二、避讳
所谓“避讳”,指的是古人在言谈和书写时要避免君父尊亲的名字,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历史现象。避讳起源于周朝。秦汉以后,随着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避讳制度才日趋完备。避讳的对象有四类:
1、国讳:主要是避皇帝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有的朝代延伸至避讳皇帝的姓、字、生肖以及陵名等等。
2、官讳:是封建官场的下级官员为了巴结讨好上司,主动避长官的名讳住宅梦物语。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甚至一些骄横的官员严令手下及百姓要避其名讳。
3、圣人讳: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有的朝代也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名,有的还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
4、家讳:指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仅限于亲属内部。与别人交往时应避对方的长辈之讳,否则极为失礼。
避讳方法有:“改字法”,即将应避讳的字改用音近或义同的字来代替。如苏轼的祖父名序,苏轼将序改作“叙”。唐祖讳虎,故凡称“虎”的地方均改作“武”或“猛兽”。“空字法”,即将应避讳的字空而不书,或作“口”,或作“某”,或直书“讳”,如唐人撰《隋书》时,因避太宗李世民讳,而改“王世充”为“王充”。“缺笔法”,即对所避之字的最后一笔不写,暴风一号如将孔子的名讳“丘”缺笔。此外,还一种在口语中避正呼的避讳法。汉语有平、上、去、入四声,如讳字属入声,则在口语中不可出现此音,而其他三声仍可照念,但有时也会出现因避一字而四声皆讳的情况。避讳把别人的名和姓也改了。汉文帝名恒,春秋时的田恒就被改为田常;汉景帝名启,微子启则被改称微子开;汉武帝名彻,蒯彻则被改称蒯通。
三、称呼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李白号青莲居士。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称斋名: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
称籍贯:如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袁世凯被称为袁项城(河南项城人)称官名: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杜甫曾任左拾遗,故而被称为杜拾遗,又因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被称为杜工部。称爵名:明初刘基封爵诚意伯,人们以诚意伯相称。
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赤壁之战》:“豫州今欲何至?”因刘备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称之。
谦称: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愚、鄙、敝、卑、窃、臣、仆;帝王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官吏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其他自谦词有:在下、小可、小子。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女子自称妾;老和尚自称老衲;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敬称: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对使节称节下。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阁下,现多用于外交场合。
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令,意思是美好缩写猴王出世,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阃(对方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
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彰武天气预报,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
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先帝、先考或先父、先慈或先妣、先贤。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母。
唐代以后,对已死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宋仁宗、元世祖、明太祖等;明清两代,也用年号代称皇帝,如称朱元璋为洪武皇帝,称朱由检为崇祯皇帝,称玄烨为康熙皇帝,称弘历为乾隆皇帝。
对尊长者、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
君对臣的敬称是卿或爱卿。
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等。
贱称: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如《荆轲刺秦王》:“今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特殊称谓:百姓的称谓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职业的称谓。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如庖丁表明职业。“优”,亦称优伶、伶人,古代用以称以乐舞戏谑为职业的艺人,后亦称戏曲演员。
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四、年龄的称谓。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韩艺璃,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花甲是六十岁九十九顶毡房。古稀是七十岁。耄(mao)耋(die)指八九十岁。期颐指一百岁。
五、天文历法
农历:我国长期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它以朔望的周期来定月,用置闰的办法使年平均长度接近太阳回归年,因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故称农历,又叫中历、夏历,俗称阴历。古人写文章,凡用序数纪月的,大多以农历为据。如《石钟山记》“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农历的六月、七月相当于公历的七月、八月。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农历以正月、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欧阳修《醉翁亭记》:“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二十四节气: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数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属相: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叫干支纪法。
推算方法:某年的天干就是这个年份的个位数所对应的天干,地支就是这个年分除以12所得余数的对应地支,生肖的算法同地支。如1894年,个位是4,对应的天干是“甲”;1894除以12余数为10,对应的地支是“午”,那么1894年就为“甲午年”。
六、古代地理
1.古代地名中的“阴” “阳”实际上是一种方位指示,阴阳原指日光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我国位于北半球,以我们的视点来观察太阳,从东方升起经由南方最后落到西方长武吧,山水一般呈东西走向,山水相间。“日之所照曰阳”,因为山峰高耸,日光能照射到的地方是山的南面;河流因位于地平面以下,太阳能照射到的是其北面。故“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我国历史上的许多地名及地理表述与此关系密切,如衡阳、江阴等。
2.中原、关中、江南、岭南、塞北。中原:“中原”一词原是没有特殊意义的原野之意,后来发展到专指黄河中下游一带地区。从东晋南北朝以后,每一个朝代都沿用了中原地区的地理范畴。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3.关中:“关”指古代的函谷关,以东为关东,以西为关西。现代,人们习惯上认为仪陇以东至黄河西岸、秦岭以北的泾河和渭河流域为关中地区。明清以后,“关”主要指山海关,今东北三省称为关东、关外。
4.江南:“江”指长江。由于长江流到今九江后折向东北,因此古代以这段江为界,来区分东西或左右。古代的江东或江左,,指长江下游江苏南部一带;江西或江右,指长江下游现在安徽省中部地区。江南现指长江以南广大地区。5.岭南:岭指五岭,岭南泛指五岭以南地区,又名岭外。6.塞北:塞北即长城以北地区,其自然条件比较差。塞北亦称塞外、口北、口外等。7.江河(古代"江"专指长江,"河"专指黄河。8.关内、关外(汉朝前,"关"特指函谷关;明清时以至现在称东北三省为"关外"。
9.【三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
【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
【江左】即江东。【江表】长江以南地区。【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淮左】淮水东面。
【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
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
10.山东、山西("山"特指崤山,后来有时指太行山。)
11.古今地名(大都--北京 大梁、汴梁、东京、汴京--开封 京口--镇江 金陵、建业、建康、江宁、石头诚--南京 临安、钱塘--杭州 姑苏、吴郡--苏州 淮上、江都、维扬--扬州 会稽--绍兴 长安--西安 奉天--沈阳 直沽--天津)
12.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
【中国的别称】赤县、神州、中华、华夏、函夏、九州、九域、九有、九土、九区、、九牧、八州、禹城、禹迹、禹甸、海内、中州、中原、四海、中土、天朝、
外国人称呼中国,中文译音为:支那、脂那、至那、希尼、震旦等。这些都是“秦”字的外文对应,或以为从“丝绸”的“丝”读音而来,也有人认为源出“瓷器(china)”或闽南话的“茶”。俄罗斯将中国叫“契丹”,
七、什么是历史学
1.一般历史,包含着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一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二是对过往之事的理解。即包含两层含义,即客观的历史过程和主观的历史认识。
2.历史学又称“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部门。是一门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已往运动发展过程的学科。具体讲,历史学是按照一定的历史观点,利用历史资料,研究已往的客观历史过程,并用语言文字或图象把它表示出来的一门学问。“史实”、“史识”、 “史论”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
事实是指真真切切发生过的事情,具有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史实是根据史料复原的事实。
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
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
八、什么是史料?
史料是指人类在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残留或保存下来的各种痕迹、实物和文字资料;是指研究或讨论历史时可以作为根据的东西,是指有助于认识历史、复原历史真实情况的一切资源,也就是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信息。
历史研究的主要方法就是对史料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从中归纳出明确的概念,并运用这些概念进行判断、推理,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只有通过对史料的收集、整理、考证,才能对历史问题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一)史料分类
按表现形式分:分为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民俗史料。按学术价值分:直接史料、间接史料(或称第一手史料、第二手史料)。
1.文字史料:一切以文字形式记录的资料。
(1)种类:
①以纸张为载体的:如官私史书、文书档案、地方史志、传记谱牒、文集日记、野史笔记,书籍、报刊、杂志、信件等。
②以电子媒介为载体的:如电子邮件、BBS跟帖、QQ聊天记录等。
(2)价值:
最主要的史料载体,使文化知识得以流传后世。
(3)局限性:
①文字资料无法反映前文字阶段的人类历史。
②往往受到个人因素(个人立场、个人修养、感情好恶)、政治因素(政治权势篡改历史)、时代因素(研究方法、角度)的影响,致使文献记载中出现错误,需要综合分析各种史料,进行比较分析、去伪存真,发现、探索历史真实。
③文学作品能反映作者生活时代的特征,可作为史料,但要注意甄别。
2.实物史料(史迹遗存):
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
(1)种类:
遗迹,遗址,遗物,出土文物,图片,照片等。
(2)价值:
①实物资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因而比文字资料更直观、可靠。
②它在断代上具有数据的精确性,是重现前文字阶段人类历史的最重要依据。
③丰富了对文字产生以后的人类历史的认识,与文史资料相互参证,从差异中寻找历史的真实,能够印证、充实、纠正文字资料。
(3)局限:
①实物史料多为片断性,它们可能只是很小的一个碎片,并非能够反映历史的全貌和原貌。
②需要历史实物与文献资料,遗迹其它各种历史资料进行综合印证,相互补充。比如对有些器物,人们还只能猜测它们的意义,并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3.口碑史料:口碑史料或口述史料,是指口头讲述并被记录下来的资料。
(1)种类:
神话、传说、故事、史诗、俗谚、遗训、录音、回忆录、对话录、采访记、座谈录等。
(2)价值:
①口述史料可以与文字、实物、图像等史料进行相互印证,弥补史料的不足。
②多用于现代史的研究,通过对尚在人世的当时人访问口述而获得对历史更直接深入的了解。
(3)局限:
①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口述资料会与本来面貌有较大差距,当事人回忆也难免不准确或不全面(受到当事人的记忆能力、情感、价值判断等因素的影响)。
②在史诗、神话、传说、故事当中,也会有大量创造和虚构的情节。
4.民俗史料指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且至今仍旧保存在人们生活中的社会风俗、民间习惯、文化传统等。
(1)种类: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
(2)价值:是文字史料、实物史料的重要补充,具有鲜活性、直观性、信息丰富性,是一种活的史料。
(3)局限性:有传说性有虚假性,需要仔细甄别。
5、 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
直接史料是指第一手史料,即未经中间人修改或者省略或转写的史料(也叫原始资料,那个时代留下来的材料,特别是当事人和目击者提供的史料)。
间接史料是指第二手史料,即已经中间人手修改或省略转写的史料。《周书》是间接的材料,毛公鼎则是直接的;《世本》是间接的材料(今已佚)。卜辞则是直接的;《明史》是间接的材料,明档案则是直接的。以此类推。
价值:直接的材料是比较可信的,间接材料因转手的缘故容易被人更改或加减,但有时某一直接的材料也许是孤立的、是例外的,而有时间接的材料反是前人精密归纳直接材料而得的,这个都不能一概而论,要随时随地地分别看待。
运用:两者与文献、实物、口述三类史料的关系:①实物史料一般都是第一手的;②文献史料中第二手的居多;③口述史料辗转相传,更需要仔细甄别。
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对传播历史知识有重要作用,但不能简单地作为历史研究的直接证据;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可以反映一定的历史问题。
(二)影响史料真实性的主观因素
1.选择性偏差
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在于它是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之间知、情、意、行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非常复杂,即便是历史参与者又是文字记录者,他也往往是窥豹一斑,更何况文字记录在时间上有延后性,这必然会导致信息的大量流失。由于历史事件本身的复杂性,历史记录者无法全部复原历史,他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对历史事件进行选择性的记录。中国传统史学发挥资治和垂训的双重作用。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在史料选择的过程中,撰史者把目光更多地投向那些最能历史经验和道德训诫的事件而不自觉地忽略其他事实。《资治通鉴》在史料的选择上“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朱国治,善可为法,恶可为戒”之事,全书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而略于经济和文化。
2.倾向性偏差
撰史者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史料的记录自然会受到主观目的和政治态度的制约。文字本身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而且先天性地融入了道德评价和文化批评因素。因而,在不同的历史学者的笔下,即使同一件事也常常有截然不同的记录。
3.诠释性偏差
文字史料是进行历史研究的基本前提,但是历史研究却不是文字史料简单堆砌。历史学者需要通过诠释把毫无生气的故纸堆变成生动活泼的历史。历史学者在诠释史料时不可避免地打上自己主观意识和价值判断的烙印,浸润着史料使用者的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学者用史料建构起来的历史,有时就是他自己内心世界的外在折射。
(三)史料的鉴别与运用
1.史料的信度
史学研究极其重视史料的真实性,而不同的史料其价值是有区别的。一般而言,第一手资料的可信度高于第二手资料,实物史料的可信度高于文字史料和口述史料,影响资料的可信度高于纯文本资料。文学和艺术作品可以作为史学研究的辅助史料,但因其可信度相对较低,使用时应进行考察和鉴别。另外,距所要考察的历史对象时间较近的史料相对可信。
2.史料的鉴别
史料的可靠性是史实真实性的重要前提。史料存在作伪的可能,一是当事人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倾向往往影响史料的记述,有时甚至会故意隐瞒历史真相;二是实物史料也可以做假做旧,这些都需要进行鉴别。鉴别方法很多,考古上用科学手段进行测定,文字记述则需要结合时间特征和时代背景进行综合分析。
(1)考察史料的时间特征。在阅读史料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可以从中得知史料大概的时间,要仔细阅读比较史料前后所反映的事实是否一致。如果矛盾,则史料是有缺陷的,存在作伪的可能。
(2)考查史料的时代背景。史料肯定会依附于一定的背景,我们可以对背景进行分析。例如玉米是明代开始引进种植的,如果在汉代的书籍或史料中出现显然是不合理的。
3.史料的运用
要占有详细的史料, 才能去伪存真。研究历史就像登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史料是客观事实的痕迹,如果只通过很少的史料来追求历史真实,无疑会陷入盲人摸象的困境。因而,要追求历史真实,必须拥有足够的史料, 投入更多的注意力, 才能达到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的目的。20 世纪三四十年代, 以傅斯年先生为代表的史学研究者甚至提出了“史学便是史料学”的口号, 他们认为, 史家的责任是“上穷碧落下黄泉, 动手动脚找东西”。
运用史料时,要保持结论的客观性,在史料选择上应坚持的方法或原则:
1.读史证史;
2.“史论一致”、“孤证不立”、“无证不信”;
3.“二重证据法”,即考古与文献相结合,但也不是绝对的;
4.原始史料信度较高;
5、同一史迹而史料矛盾:论原则,自当以最先、最近者为最可信
但过信此原则有时候亦陷入大误;
6.大胆质疑、小心求证。
九、主要史观
1.唯物史观的内涵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同时,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社会存在。(如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是古代中国专制制度与个人崇拜、孝道、三纲五常、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小农意识等现象形成的经济基础;雅典的商品经济、海外殖民是民主制度、人文主义、海洋意识的经济基础)。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以生产力发展为核心。到目前为止,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次大的跃进,工具制作和火的使用、农业生产力和工业生产力。
2、革命史观的内涵
革命史观,主要是同现实中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国内统治阶级的斗争密切相关的近代人与事,而不是整个中国的近代史。
基本学说: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尤其是阶级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
以此作为评价历史事件、历史制度、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的研究模式。
这一学说认为,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间的矛盾特警犬王,最能集中体现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研究阶级矛盾,便能解释历史发展的内在的规律性。
3、文明史观的内涵
文明史观认为,本质上说人类历史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根据文明形态,可以分为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根据内容,可以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根据地域特色,可以分为古代希腊罗马文明、古代中国文明等;根据宗教特色,可以分为中世纪的西方基督教文明、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中国儒家文明等。文明史观认为历史研究中可以独立说明问题的基本范畴或单位是文明,强调的是长时段的历史变迁,强调历史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体对历史的影响,认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同样重要,认为应该在历史中寻找对今天仍然起作用的东西,文明史观的研究方法强调多学科的综合。
4、全球史观的内涵
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从全球整体的大视角去研究世界历史。又称为整体史观,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个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历史,而是关注整个人类,更不是局限于西方人或非西方人。重在阐述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历史的联系与影响,即人类自孤立、分散发展为世界成一密切联系的整体,重点关注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渗透。
5、近(现)代化史观
近代化(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近 (现) 代化史观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即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由此引起相应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教育、军事、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一系列全方位的社会变革与转型。其中以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为核心,主要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城市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文化教育上的理性化、科学化、大众化和通俗化,以及社会生活上的平等化和世俗化等。
6、社会生活史观的内涵
社会史观认为,和历史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一样,社会问题也是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目光投向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如工业革命,社会史则面向基层与田野,聚焦无产者乃至童工、流浪汉等小人物。以往历史关注的是“大的方面”,社会史则提醒我们不要忽略“小的方面”,以往人们都把注意力集中在经济危机引起的经济问题上,社会史引导我们关注危机下的民众生活状况。
7、生态史观的内涵
生态史观认为,作为博大精深、无所不包的历史流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经验和教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是生态史研究的主旨。
生态史观还认为,评估历史流变中人类的活动,应兼顾人类和自然(包括各物种乃至整个地球)、近期与长远、局部和整体的利益。只有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宗旨,维护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动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才是万物灵长的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
8、多元史观的内涵
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多元史观的基础。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基本矛盾不断运动,推动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唯物史观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开放体系,是一个在回应社会实践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的体系,并且在吸收人类精神文明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自我扬弃和发展的体系。
文明史观、全球史观、革命史观、近现代化史观、社会生活史观和生态史观分别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某个侧面的特殊规律,是对唯物史观这一基本规律的丰富和深化;而唯物史观也在吐故纳新中不断实现完善和超越。从这一个意义上来说,多元史观的地位并不平等。唯物史观是基础,其他史观是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完善。此外,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和近现代化史观之间也是互相补充关系,如文明史观强调文明交流,全球史观关注文明之间的横向联系,可以说全球史观是对文明史观的细化;文明史观将人类文明分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而近现代化史观关注从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因而可以被看作是文明史观的补充与完善。
【例】
1.多元史观解读鸦片战争
(1)革命史观: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全球史观:中国被迫开放,被迫卷入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3)现代化史观:客观上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4)社会史观: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生活方式等传入中国,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社会习俗。
(5)民族史观:中国为维护国家主权的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2.多元史观解读列强对华经济输出
(1)民族(革命)史观:是对中国人民的残酷掠夺,阻碍中国社会发展,加剧了近代中国的贫困和落后。
(2)全球史观:中国被迫纳入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投资场所,中国经济在世界市场中处于附庸地位。
(3)现代化史观:客观上瓦解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4)文明史观:客观上有利于西方工业文明传入中国,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思想观念和社会制度,有利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多元史观解读甲午中日战争
(1)革命史观:签订《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付嵩洋中国面临被瓜分危机。
(2)现代化史观:客观上推动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客观上促进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推动中国工业化进程;客观上推动实业救国和西学东渐,形成思想解放潮流。
4.多元史观解读辛亥革命
(1)革命史观: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伟大(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2)现代化史观:辛亥革命是一次深刻的现代化运动,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现代化。政治上,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迈出了中国政体由专制到民主的重要一步,是中国政治制度现代化的重大突破;经济上,中国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实业救国成为社会思潮;思想上,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此外,文化教育、社会生活习、俗等方面也有巨大进步。
(3)全球史观:辛亥革命是近代西学东渐的历程,是世界民族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亚洲民族运动的发展。
(4)社会史观: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无论是剪辫、不缠足还是婚姻、礼仪、习俗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5.多元史观解读新航路开辟
(1)全球史观: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紧密联系的整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全球化的开端。
(2)文明史观: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文明的交汇融合与冲突。
(3)现代化史观:商业革命促进了农业社会向商业工业社会的过渡,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使人类活动的中心舞台由大陆转向海洋,改变了世界各区域文明之间联系的性质(军事扩张到经济贸易),是人类社会走向近代化的最初起步。
(4)社会史观:给西欧、非洲、亚洲、美洲社会带来巨大变动。同时,促进了美洲大陆物种,如玉米、烟草等的外传,改变人类的生活。
(5)革命史观:价格革命促进了欧洲封建阶级的衰落,有利于欧洲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6)民族史观:促进西欧的崛起,也给非洲黑人、亚洲人民和美洲印第安人带去了殖民灾难。
6.多元史观解读殖民扩张
(1)革命史观:殖民扩张促进了两方资本主义的发展,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严重的灾难,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引发了亚非拉人民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
(2)全球史观: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全球一体化的发展。
(3)现代化史观:客观上破坏了殖民地半殖民地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7.多元史观解读工业革命
(1)文明史观:工业革命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转折点。
(2)全球史观:工业革命中新型交通、通讯工具的发明,为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3)现代化史观:推动了全球现代化进程。促进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自由化;社会生活上的富裕、文明化。
(4)社会史观;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日益分化,产生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如贫困化、城市化问题、群体性社会事件、环境污染等等。
(5)革命史观:工业革命促进社会日益分裂成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
8.多元史观解读十月革命
(1)革命史观: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两种不同制度(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存发展的历史。
(2)民族(全球史)观:十月革命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运动。
(3)现代化史观:十月革命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模式。
(4)自由主义史观;现代国际形成两种不同势力——极权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对抗。
(5)全球史观:现代国际格局形成了两种不同国家(势力)共存对抗,一定上阻碍全球化发展。
9.多元史观解读罗斯福新政
(1)革命史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局部)调整。
(2)文明史观:西方自由民主制度的新运用,运用国家政权调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
(3)现代化史观:自由贸易过渡到国家干预政策的转折点。
(4)社会史观:改变了美国人的社会生活(享受国家福利)的改革。
十、几种常见的纪年法
1.现在世界上通行的公元纪年
公元纪年就是把传说中的耶稣诞生的那一年,定为公元元年。
以元年为界(没有公元零年),向后推算,称为公元XX年;向前推算,称为公元前XX年。
①世纪:每100年为一个世纪。特别指耶稣基督纪元(公元纪元)之百年分期。但史学界有两种分法,一种是元年至100年为一世纪,101年至200年为二世纪……一种是元年至99年为一世纪,100年至199年为二世纪,200至299年为三世纪……
②年代,世纪中又以每10年为一个年代。如20世纪80年代,通常是指1980年至1989年,即习惯上以出现80为80年代之始;也有主张1981年至1990年,为20世纪80年代。
③世纪初和世纪末,世纪初即这个世纪的最初10年;世纪末即这个世纪的最后10年。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准确的时间范围是1890年至1909年,但一般说来这是个大概的时间范围,既可以在1890年至1909年范围内,也可以超出这个界限。
④世纪的早期、中期和晚期,世纪的前30年为早期,世纪的最后30年为晚期,世纪的中间为中期。
⑤世纪的前期和后期。世纪的前50年为前期(或称上半叶),世纪的后50年为后期(或称下半叶)。
2.年号纪年法
年号是我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
年号纪年,是从汉武帝开始的。汉武帝在位54年,共用了11个年号,但前面的五个年号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都是后来才追加的,他本人亲自定的第一个年号是“元封”。公元前111年,即他即位30年的夏天封泰山后,下诏将第二年定为“元封元年”。从此以后,新皇帝即位,都要确定自己的年号。
元代以前,一个皇帝一般有多个年号。明清时期,一个皇帝基本就用一个年号。
年号纪年不仅是我国的一种纪年法,而且还影响到朝鲜、日本等国。
3.干支纪年法
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的方法:
首先给每个天干、地支一个编号,从头以4开始按照顺序排下去,天干10后接1,地支12后接1。
天干:甲4、乙5、丙6、丁7、戊8、己9、庚10、辛1、壬2、癸3
地支:子4、丑5、寅6、卯7、辰8、巳9、午10、未11、申12、酉1、戌2、亥3
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对应该尾数的天干,再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除不尽的余数在地支中查出对应该余数的地支,这样就得到了公元纪年的干支纪年。
如1997年,个位是7,对应的天干是‘丁’,1977除以12余数为5,对应的地支是‘丑’,那么1977年就为‘丁丑’年。再如2000年个位数是0,对应的天干就是‘庚’,2000除以12 余数为8,对应的地支是‘辰’,那么2000年就是‘庚辰’年。
4.民国纪年法
民国纪年法是以中华民国成立为起始的纪年法,以公元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为起始的纪年方法。
民国纪年法转换公元纪年法的方法:民国纪年法年份+1911=公元纪年法年份。
公元纪年法转换民国纪年法的方法:公元纪年法年份-1911=民国纪年法年份。
十一、京剧脸谱
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为采用某些色彩的。
红色有脸谱表示忠勇士义烈,如关羽、姜维、常遇春,用作辅色暗示人物命运,如蒋忠、华雄、高登等;
黑色的脸谱表示刚烈、正直、勇猛、粗率,甚至鲁莽,如包拯、张飞、李逵、项羽、杨七郎等;
黄色的脸谱表示彪悍、阴险、凶狠残暴,如庞涓、宇文成都、典韦。
蓝色或绿色的脸谱表示一些刚强骁勇、粗犷、桀骜不驯的人物,如窦尔敦、马武、程咬金、公孙胜等;
白色的脸谱一般象征阴险狡诈的坏人,如曹操、严嵩、赵高、秦桧、司马懿等。
十二、古代主要节日
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邙天尺。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上元:正月十五,亦称元宵、元夕、元夜。古代习俗在上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称灯节。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寒食:清明前两日,即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有时是一百零六天。禁火三日清明:四月初,踏青扫墓、祭祀。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
十三、音乐文娱【五声】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i)、羽五个音级。
【文房四宝】旧时对笔、墨、纸、砚四种文具的总称。
【六书】古人分析汉字的造字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阳文阴文】我国古代刻在器物上的文字,笔画凸起的叫阳文,凹下的叫阴文。【岁寒三友】指古诗文中经常提到的松、竹、梅。【花中四君子】古诗文中常提到的梅、竹、兰、菊。
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
十四、明清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
(1)等级: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 ,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2)内容: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十五、文史典籍【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简称
【六经】指的是六部儒家经典,即在“五经”外,另加《乐》。
【二十四史】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被称为“正史”,其中《史记》是通史,其余的都是断代史。【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东汉以后始称《史记》,西汉司马迁撰。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全书二百九十四卷。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是一部对后代产生很深影响的编年体通史。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我国古代图书分类,始于晋荀勗(xu)。经,指儒家经典;史,指各种体裁的史学著作;子,指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及政治、哲学、医学等著作;集,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 【史书编写方式】分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三种。(1)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由司马迁首创。《二十四史》全是纪传体。(2)编年体是按年月日先后顺序来记述史实的史书体裁,如《左传》、《资治通鉴》。(3)纪事本末体是以历史事件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这种体裁在南宋时才出现
十六、数字三常识
. 三从四德中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三姑六婆:三姑:尼姑、道姑、卦姑;六婆:媒婆、师婆(巫婆)、牙婆、虔婆、药婆、接生婆.三皇五帝:三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黄帝、颛琐、帝喾、尧、舜.三教九流:三教:儒、道、释;九流:儒家、道家、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三山五岳:东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莱、方丈;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三牲:祭祀用的牛、羊、猪(太牢)(无牛为少牢)
【阴阳五行】
中国古代哲学,以阴阳来解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认为万物都有阴阳两个对立面。如天是阳,地是阴;日是阳,月是阴。阴阳的对立和统一,是万物发展的根源。凡是旺盛、萌动、强壮、外向、功能性的,均属阳;相反,凡是宁静、寒冷、抑制、内在、物质性的,均属阴。
五行赛鸽天堂网,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同时,以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相生、相克的运动中维持着协调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含义。

上一篇:洪荒之清玄道【风险提示】12只分级基金已拉响下折警报!-国泰君安证券兴义营业部 下一篇:影楼网络营销【鲨鱼漫谈】孩子之间的人际交往~-鲨鱼公园阜新中心

繁华落尽 转瞬即逝

我们需要透过一系列的训练来突破关卡,我们需要达到一个不受到过去历史的羁绊的心境,透过这样的心境,进而引导成为一个适合进行前进到战士人,我们需要成为一个完美无缺的战士,我们的目标是遵循着力量进入无限的领域和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