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读特辑】经典漫读~《红楼梦》第7回-大鱼共读
本期编辑 钰儿
大鱼共读 书评分享
第七回的情节
关键词:小而多
没有大事的描写,全是日常小事。小说写一件大事容易,而最难写的就是平常小事,小事看起来没什么了不起的,似乎也体现不了人物,但曹雪芹就有这个本事,他把所有小事串起来写了这部巨著《红楼梦》。我们来看第七回写了哪些小事:
一是薛宝钗的冷香丸。这是薛宝钗第一次正面出场,曹雪芹却不写她别的事情和性格,仅仅让周瑞家的带出她生病的事情,两个人看似闲谈,引出了秃头和尚给她治病的事情(林黛玉也有秃头和尚治病的情节,香菱也就是英莲也有小时候有秃头和尚给要求出家的事情),然后复杂的药方,特别点出薛宝钗是热病,吃的都是冷的药物。
二是香菱的美貌。周瑞家的在薛姨妈这里看到香菱,说“像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蓉大奶奶就是秦可卿,可见香菱有多美。可惜的是香菱早已不记得小时候的事情了。
三是惜春开玩笑要出家。惜春和智能儿(水月庵的尼姑)玩耍,开玩笑说要剃头出家。这也暗示了她以后的命运,有些偶然的念头不容小视啊!
四是迎春探春下棋。丫鬟名字待书、入画,暗示琴棋书画呢!这两个春不简单。
五是智能儿来讨钱的事情。这就说明贾府是个大户人家,每个月捐香火钱到庙里,于是才有智能儿每个月来拿钱,这也暗示贾府以后衰败的原因。
六是王熙凤的午休。看似淡淡一笔,实则写的是贾琏与凤姐的午休相欢。贾琏是个风流人物,午休与王熙凤嬉闹,丫鬟们全都出来了,不敢啃声刘丛丹,只有平儿在里面伺候着,这与后面贾琏要娶平儿做妾也有铺垫。
七是周瑞家女婿被告的事情。这一情节插得非常巧妙。周瑞家的女婿就是冷子兴,一下子人物全部串上了。女儿来告诉妈妈这件事也说明贾府势力很大,出了事直接找贾府的人来摆平,一点也不用慌张。
八是林黛玉的猜疑。林黛玉接到周瑞家的送花,不屑一顾,还嫌弃是别人挑剩下的,这也体现黛玉的性格。
九是贾宝玉问候薛宝钗的病。这个小情节也穿插得很妙,把三个人都连起来了。
十是王熙凤来见王夫人。不管怎样,王夫人才是真正的掌权者,王熙凤还是要来汇报的,顺便带出了下一件事去荣国府。
十一就是最重要的事情贾宝玉见到秦钟。两人聊天,准备结伴一起上学。
十二是焦大骂人。“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爬灰说的应该就是秦可卿被公公逼奸上吊的事情,当然后面曹雪芹改写了,没有了这个情节。养小叔子说的应该是王熙凤和贾蓉的关系,贾蓉是王熙凤的侄子,两人之间很暧昧,第六回中也有暗示,但整本书似乎没有明说。
这十二件事就在短短一章里出现,除了贾宝玉见秦钟写的比较详细,其他都是似乎顺带着写的,一笔带过的感觉,看似无意实则有意潘朝晖,都是在显示人物或者暗示后文。
第七回的人物1、周瑞家的:
刘姥姥进贾府那一回出现了周瑞家的,她是王夫人的陪房,按地位有点不上不下的,在仆人面前是主子,是主子面前是仆人。比如第六回中刘姥姥来见她,让她领着去见一见王夫人,周瑞家的就暗想:以前狗儿(刘姥姥女婿)帮过自己,“心中难却其意”。另外,也可以“现弄自己体面”。这就是地位造成的,要在穷人面前显摆一下。
周瑞家的送了刘姥姥之后,第七回就是由她引发整个故事,她来向王夫人回话,王夫人是自己的主子,这件事得汇报一下,这就是她做仆人的本分了。这一点她是很懂的,遇到王夫人和薛姨妈聊天,她不敢打扰,这也是做奴仆的本分,等着,不能打扰主子,等主子空下来才能回话,这就引发了后面的故事。
再次第七回穿插了周瑞家的女儿的出场,她家女儿来找她,因为女婿冷子兴多喝了酒,和人家闹起来,告到衙门去了,她来找妈妈求个情分摆平这件事。周瑞家的说:“我就知道的,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你且家去,等我送了林姑娘的花儿,去了就回家来。此时太太、二奶奶都不得闲儿,你回去等我,这没有什么忙的。”说了两遍,没什么大不了的意思。乍听这件事我们觉得很重大的一件事,会很震惊害怕,但是周瑞家的听到第一感受就是没什么大不了,也就是说依靠贾家什么都可以解决,以前肯定已经这样解决过很多事情了,所以现在不慌不忙了。主子厉害,底下的仆人也显摆了,鸡犬升天啊!2、薛宝钗:
第七回是她第一次正式出场。《红楼梦》中的人物特别多,女性更多,前面林黛玉和王熙凤的出场已经写得特别突出特别精彩了美女请留步,那么现在这么一个大人物薛宝钗出场是不是要大肆描写一下呢?结果曹雪芹来了个惊喜,换了个手法,通过周瑞家的和她聊天只提到她生病吃药的事情。但这一件事也是特别有意思的。
先说薛宝钗生病,治不好,遇到一个秃头和尚,专治无名之症,说她的病是从胎里带出来的一股热气。于是给了一个不寻常的药方。这个药方不得了,二十四节气都用上了,还要与大自然的缘分,而且这些花都是白花。薛宝钗生性不喜欢花花草草,现在要吃花做成的药丸,而且都是冷色调的,还有配那么久,还要遇上时机,所有这一切都是在告诉我们薛宝钗是个冷性情的人,理性,这样的人在贾府是容易站得住脚的,容易成功,所以后面有薛宝钗更受大家喜爱的情节。当然同样也有批评她不够协调,需要融于自然,需要真实一些。这是和林黛玉对比呢!3、林黛玉:
林黛玉大家已经熟悉了,第一次出场就让我们知道她的柔弱与感性,当时进贾府还比较收敛,住下来后本性就开始慢慢显露,她是比较感性比较自我的一个人,在这样一个世俗社会她是很难立足的。第七回她就一个小细节。周瑞家的送花给她,无意之中把她放在了最后,而林黛玉看到花没有任何高兴,“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刘安恭,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这就是林黛玉的天性,按今天说法这种人太小心眼了,很难相处,但偏偏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当时世俗中却是真性情,不会圆滑处世,虽得不到众人的喜爱,但偏得曹雪芹的宠爱。
同时薛宝钗和林黛玉在书中其实就是两个相反的角色,如果合在一起就更佳。所以总有人把这两个人放在一块评价,连前面判词所写也是这两个人在一块的。4、贾宝玉:
当周瑞家的把宫花拿到林黛玉这里来的时候,是贾宝玉先说:“什么花?拿来给我看看郭家学。”直接联想到了电视剧里贾宝玉冲过来兴起的样子,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喜欢女孩的胭脂水粉,听说宫花就比女孩还感兴趣。在他眼里女人都是水做的,让人清爽。
当听说薛宝钗生病了,他又打发丫鬟说:“谁去瞧瞧?就说我和林姑娘打发来问姨娘、姐姐安。问姐姐是什么病,现吃什么药,论理我该亲自来的,就说才从学里回来,也着了些凉,异日再亲来。”看这段,要是薛宝钗亲耳听见,该有多么欢喜。这贾宝玉情商实在是高,带上林姑娘,一起慰问薛宝钗,还加上姨娘两个一起问好。还要说明清楚自己不去的原因任笑霏,特别真诚的感觉。贾宝玉除了对他父亲贾政害怕之外,对谁都好,对谁都挂念。
贾宝玉见秦钟,在蒋勋的分析里说这是宝玉见到了另外一个自己,就像希腊神话传说里的那喀索斯在水里见到自己倒影,然后爱上自己的倒影,最后变成一株水仙花。青春是自恋,宝玉第一次见到秦钟就是感觉看得到了一个完美的自己,更加觉得自己不够完美。宝玉觉得自己男儿身是一种污秽。换过来秦钟实则也是如此,看到了另一个完美的自己,于是两个人一见就如此亲密。
两个人见面谈的竟然是读书,要知道贾宝玉最讨厌读书了,结果现在主动问秦钟读书的事情。这里真的有点难以理解,不过看过后文就知道贾宝玉他们的那个学简直就是混乱不堪,那么这里是不是可以说明贾宝玉其实就是找借口可以和秦钟多待一点时间呢?不过想起来与林黛玉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也是问读什么书,所以贾宝玉实际不是不爱读书,而是不爱读贾政要求的书。
贾宝玉完全是个纯真的孩子一样,真诚直率,又有些孩子的淘气。
第七回的写作手法
《红楼梦》不仅仅是内容丰富,人物鲜明,而且写作手法上精妙细腻,而且不露痕迹。1、全知视角、有限视角手法
全知视角即叙述者处于全知全能的地位,作品中的人物、故事、场景等无不处于其主宰之下、调度之中王羽尧。
有限视角是限知限觉的视角,用第一人称“我”的角度去叙述事件的过程,叙述的眼光往往较为主观,带有偏见和感情色彩,只能限于“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红楼梦》运用的是有限视角,这在当时是很独特很进步的手法。虽然有限视角会有所狭隘,但是却能融于小说人物中,让读者身临其境,深感其情。
比如贾府的描写,前七回中曹雪芹没有亲自描写过,第一次描写是通过冷子兴的传述,也就写了一下几个重要人物;第二次描写是林黛玉进贾府,主要写贾府的结构与布局;第三次描写刘姥姥进贾府的所见所闻,主要写贾府的关系层。而第七回则是第四次描写,通过周瑞家的送宫花来展开重要的几个姑娘的描写。2、不露痕迹的事件转移手法
第六回提到刘姥姥,第七回依然从这个情节继续:
周瑞家的去回复王夫人,汇报刘姥姥的事——王夫人在谈话,于是引出了薛宝钗——薛宝钗的病引出她的性格,不喜戴花——王夫人让周瑞家的去送宫花——遇到金钏和香菱——送花给迎春探春,说到她们两个丫鬟——送花给惜春,引出智能儿来讨钱——送花给王熙凤,引出贾琏、平儿等人(去王熙凤的院子的时候经过李纨的房间,连不用送花的李纨也提到)——送花给林黛玉路上,插进来女儿女婿的事情,这个意外插得也很巧妙,因为周瑞家的本只是来汇报,结果送花,耽误了时间,女儿等不及来找了(女婿冷子兴,又连接了前面第二回)——送花给林黛玉,宝玉也在,提到薛宝钗生病的事,整个情节又一次回环
整个故事实际不是零散的,是有一条主线的,作者心里有数,但在写的时候把这条主线拆开细分,就像画画一样,整个布局是脑子里的图案,画的时候必须一笔笔来。而曹雪芹整个描写过程行云流水,流畅不露痕迹,而我们读者看起来是一次次意外,一次次感叹。3、用客观事物投射主观情绪
第七回中这个手法不多,但是第三回写林黛玉进贾府就是如此,用周围环境暗示林黛玉的谨慎小心和压抑感。
第七回其实有一个情节,让我留意了一下,但不知道我的感觉对不对,写周瑞家的经过李纨房间,“穿夹道从李纨后窗下过”,李纨可能在午睡,悄无声息唐浣纱。我感觉得的是一种压抑感,李纨是寡妇,但实际她的年龄也不大,和王熙凤年龄差不多,这么年轻就守寡,该是多么寂寞,而且按年龄她也是花季,也是姑娘妖凤邪龙,可以戴花可以玩耍可以嬉闹乔丹·卡佛,但是身份却让她什么也不能做,所以别人午睡时间该娱乐娱乐,该玩耍玩耍,该风流风流,唯独她只能呆在房间里,至于是不是在午睡就不清楚了,烩菜的做法各位看官可以自己去想象了。一个孤独的寡妇一个人静静坐在房里想心事……
乐府诗歌《孔雀东南飞》,写到焦仲卿与刘兰芝分别的时候,刘兰芝坐在马车上,焦仲卿牵着马走在前头,诗歌里用到一句“隐隐何甸甸”,就是这种手法,两个人默默无语,周围很安静,只剩下车马撵过马路的声音,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沉重,更是让人压抑悲痛。很多时候写故事写人物太直白没意思,那些电视剧总是嘶吼着叫嚣着表达情感,实际上有时候一字不说反而情感更重铭族净水器。
还有是枝裕和导演的电影《无人知晓》,就喜欢用客观手法来渲染,四兄弟被妈妈抛弃,无人理会,他们忍饥受冻挨过一天又一天。结果有一天妹妹摔死了,哥哥埋葬妹妹的整个过程,没有对话,没有眼泪,金美幸没有愤怒与悲哀,只有从白天到夜晚的时间变化,只有人物默默埋葬默默回家的镜头,这种客观手法更让人压抑不住的痛苦。
本期编辑 钰儿
大鱼共读 书评分享
第七回的情节
关键词:小而多
没有大事的描写,全是日常小事。小说写一件大事容易,而最难写的就是平常小事,小事看起来没什么了不起的,似乎也体现不了人物,但曹雪芹就有这个本事,他把所有小事串起来写了这部巨著《红楼梦》。我们来看第七回写了哪些小事:
一是薛宝钗的冷香丸。这是薛宝钗第一次正面出场,曹雪芹却不写她别的事情和性格,仅仅让周瑞家的带出她生病的事情,两个人看似闲谈,引出了秃头和尚给她治病的事情(林黛玉也有秃头和尚治病的情节,香菱也就是英莲也有小时候有秃头和尚给要求出家的事情),然后复杂的药方,特别点出薛宝钗是热病,吃的都是冷的药物。
二是香菱的美貌。周瑞家的在薛姨妈这里看到香菱,说“像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蓉大奶奶就是秦可卿,可见香菱有多美。可惜的是香菱早已不记得小时候的事情了。
三是惜春开玩笑要出家。惜春和智能儿(水月庵的尼姑)玩耍,开玩笑说要剃头出家。这也暗示了她以后的命运,有些偶然的念头不容小视啊!
四是迎春探春下棋。丫鬟名字待书、入画,暗示琴棋书画呢!这两个春不简单。
五是智能儿来讨钱的事情。这就说明贾府是个大户人家,每个月捐香火钱到庙里,于是才有智能儿每个月来拿钱,这也暗示贾府以后衰败的原因。
六是王熙凤的午休。看似淡淡一笔,实则写的是贾琏与凤姐的午休相欢。贾琏是个风流人物,午休与王熙凤嬉闹,丫鬟们全都出来了,不敢啃声刘丛丹,只有平儿在里面伺候着,这与后面贾琏要娶平儿做妾也有铺垫。
七是周瑞家女婿被告的事情。这一情节插得非常巧妙。周瑞家的女婿就是冷子兴,一下子人物全部串上了。女儿来告诉妈妈这件事也说明贾府势力很大,出了事直接找贾府的人来摆平,一点也不用慌张。
八是林黛玉的猜疑。林黛玉接到周瑞家的送花,不屑一顾,还嫌弃是别人挑剩下的,这也体现黛玉的性格。
九是贾宝玉问候薛宝钗的病。这个小情节也穿插得很妙,把三个人都连起来了。
十是王熙凤来见王夫人。不管怎样,王夫人才是真正的掌权者,王熙凤还是要来汇报的,顺便带出了下一件事去荣国府。
十一就是最重要的事情贾宝玉见到秦钟。两人聊天,准备结伴一起上学。
十二是焦大骂人。“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爬灰说的应该就是秦可卿被公公逼奸上吊的事情,当然后面曹雪芹改写了,没有了这个情节。养小叔子说的应该是王熙凤和贾蓉的关系,贾蓉是王熙凤的侄子,两人之间很暧昧,第六回中也有暗示,但整本书似乎没有明说。
这十二件事就在短短一章里出现,除了贾宝玉见秦钟写的比较详细,其他都是似乎顺带着写的,一笔带过的感觉,看似无意实则有意潘朝晖,都是在显示人物或者暗示后文。
第七回的人物1、周瑞家的:
刘姥姥进贾府那一回出现了周瑞家的,她是王夫人的陪房,按地位有点不上不下的,在仆人面前是主子,是主子面前是仆人。比如第六回中刘姥姥来见她,让她领着去见一见王夫人,周瑞家的就暗想:以前狗儿(刘姥姥女婿)帮过自己,“心中难却其意”。另外,也可以“现弄自己体面”。这就是地位造成的,要在穷人面前显摆一下。
周瑞家的送了刘姥姥之后,第七回就是由她引发整个故事,她来向王夫人回话,王夫人是自己的主子,这件事得汇报一下,这就是她做仆人的本分了。这一点她是很懂的,遇到王夫人和薛姨妈聊天,她不敢打扰,这也是做奴仆的本分,等着,不能打扰主子,等主子空下来才能回话,这就引发了后面的故事。
再次第七回穿插了周瑞家的女儿的出场,她家女儿来找她,因为女婿冷子兴多喝了酒,和人家闹起来,告到衙门去了,她来找妈妈求个情分摆平这件事。周瑞家的说:“我就知道的,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你且家去,等我送了林姑娘的花儿,去了就回家来。此时太太、二奶奶都不得闲儿,你回去等我,这没有什么忙的。”说了两遍,没什么大不了的意思。乍听这件事我们觉得很重大的一件事,会很震惊害怕,但是周瑞家的听到第一感受就是没什么大不了,也就是说依靠贾家什么都可以解决,以前肯定已经这样解决过很多事情了,所以现在不慌不忙了。主子厉害,底下的仆人也显摆了,鸡犬升天啊!2、薛宝钗:
第七回是她第一次正式出场。《红楼梦》中的人物特别多,女性更多,前面林黛玉和王熙凤的出场已经写得特别突出特别精彩了美女请留步,那么现在这么一个大人物薛宝钗出场是不是要大肆描写一下呢?结果曹雪芹来了个惊喜,换了个手法,通过周瑞家的和她聊天只提到她生病吃药的事情。但这一件事也是特别有意思的。
先说薛宝钗生病,治不好,遇到一个秃头和尚,专治无名之症,说她的病是从胎里带出来的一股热气。于是给了一个不寻常的药方。这个药方不得了,二十四节气都用上了,还要与大自然的缘分,而且这些花都是白花。薛宝钗生性不喜欢花花草草,现在要吃花做成的药丸,而且都是冷色调的,还有配那么久,还要遇上时机,所有这一切都是在告诉我们薛宝钗是个冷性情的人,理性,这样的人在贾府是容易站得住脚的,容易成功,所以后面有薛宝钗更受大家喜爱的情节。当然同样也有批评她不够协调,需要融于自然,需要真实一些。这是和林黛玉对比呢!3、林黛玉:
林黛玉大家已经熟悉了,第一次出场就让我们知道她的柔弱与感性,当时进贾府还比较收敛,住下来后本性就开始慢慢显露,她是比较感性比较自我的一个人,在这样一个世俗社会她是很难立足的。第七回她就一个小细节。周瑞家的送花给她,无意之中把她放在了最后,而林黛玉看到花没有任何高兴,“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刘安恭,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这就是林黛玉的天性,按今天说法这种人太小心眼了,很难相处,但偏偏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当时世俗中却是真性情,不会圆滑处世,虽得不到众人的喜爱,但偏得曹雪芹的宠爱。
同时薛宝钗和林黛玉在书中其实就是两个相反的角色,如果合在一起就更佳。所以总有人把这两个人放在一块评价,连前面判词所写也是这两个人在一块的。4、贾宝玉:
当周瑞家的把宫花拿到林黛玉这里来的时候,是贾宝玉先说:“什么花?拿来给我看看郭家学。”直接联想到了电视剧里贾宝玉冲过来兴起的样子,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喜欢女孩的胭脂水粉,听说宫花就比女孩还感兴趣。在他眼里女人都是水做的,让人清爽。
当听说薛宝钗生病了,他又打发丫鬟说:“谁去瞧瞧?就说我和林姑娘打发来问姨娘、姐姐安。问姐姐是什么病,现吃什么药,论理我该亲自来的,就说才从学里回来,也着了些凉,异日再亲来。”看这段,要是薛宝钗亲耳听见,该有多么欢喜。这贾宝玉情商实在是高,带上林姑娘,一起慰问薛宝钗,还加上姨娘两个一起问好。还要说明清楚自己不去的原因任笑霏,特别真诚的感觉。贾宝玉除了对他父亲贾政害怕之外,对谁都好,对谁都挂念。
贾宝玉见秦钟,在蒋勋的分析里说这是宝玉见到了另外一个自己,就像希腊神话传说里的那喀索斯在水里见到自己倒影,然后爱上自己的倒影,最后变成一株水仙花。青春是自恋,宝玉第一次见到秦钟就是感觉看得到了一个完美的自己,更加觉得自己不够完美。宝玉觉得自己男儿身是一种污秽。换过来秦钟实则也是如此,看到了另一个完美的自己,于是两个人一见就如此亲密。
两个人见面谈的竟然是读书,要知道贾宝玉最讨厌读书了,结果现在主动问秦钟读书的事情。这里真的有点难以理解,不过看过后文就知道贾宝玉他们的那个学简直就是混乱不堪,那么这里是不是可以说明贾宝玉其实就是找借口可以和秦钟多待一点时间呢?不过想起来与林黛玉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也是问读什么书,所以贾宝玉实际不是不爱读书,而是不爱读贾政要求的书。
贾宝玉完全是个纯真的孩子一样,真诚直率,又有些孩子的淘气。
第七回的写作手法
《红楼梦》不仅仅是内容丰富,人物鲜明,而且写作手法上精妙细腻,而且不露痕迹。1、全知视角、有限视角手法
全知视角即叙述者处于全知全能的地位,作品中的人物、故事、场景等无不处于其主宰之下、调度之中王羽尧。
有限视角是限知限觉的视角,用第一人称“我”的角度去叙述事件的过程,叙述的眼光往往较为主观,带有偏见和感情色彩,只能限于“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红楼梦》运用的是有限视角,这在当时是很独特很进步的手法。虽然有限视角会有所狭隘,但是却能融于小说人物中,让读者身临其境,深感其情。
比如贾府的描写,前七回中曹雪芹没有亲自描写过,第一次描写是通过冷子兴的传述,也就写了一下几个重要人物;第二次描写是林黛玉进贾府,主要写贾府的结构与布局;第三次描写刘姥姥进贾府的所见所闻,主要写贾府的关系层。而第七回则是第四次描写,通过周瑞家的送宫花来展开重要的几个姑娘的描写。2、不露痕迹的事件转移手法
第六回提到刘姥姥,第七回依然从这个情节继续:
周瑞家的去回复王夫人,汇报刘姥姥的事——王夫人在谈话,于是引出了薛宝钗——薛宝钗的病引出她的性格,不喜戴花——王夫人让周瑞家的去送宫花——遇到金钏和香菱——送花给迎春探春,说到她们两个丫鬟——送花给惜春,引出智能儿来讨钱——送花给王熙凤,引出贾琏、平儿等人(去王熙凤的院子的时候经过李纨的房间,连不用送花的李纨也提到)——送花给林黛玉路上,插进来女儿女婿的事情,这个意外插得也很巧妙,因为周瑞家的本只是来汇报,结果送花,耽误了时间,女儿等不及来找了(女婿冷子兴,又连接了前面第二回)——送花给林黛玉,宝玉也在,提到薛宝钗生病的事,整个情节又一次回环
整个故事实际不是零散的,是有一条主线的,作者心里有数,但在写的时候把这条主线拆开细分,就像画画一样,整个布局是脑子里的图案,画的时候必须一笔笔来。而曹雪芹整个描写过程行云流水,流畅不露痕迹,而我们读者看起来是一次次意外,一次次感叹。3、用客观事物投射主观情绪
第七回中这个手法不多,但是第三回写林黛玉进贾府就是如此,用周围环境暗示林黛玉的谨慎小心和压抑感。
第七回其实有一个情节,让我留意了一下,但不知道我的感觉对不对,写周瑞家的经过李纨房间,“穿夹道从李纨后窗下过”,李纨可能在午睡,悄无声息唐浣纱。我感觉得的是一种压抑感,李纨是寡妇,但实际她的年龄也不大,和王熙凤年龄差不多,这么年轻就守寡,该是多么寂寞,而且按年龄她也是花季,也是姑娘妖凤邪龙,可以戴花可以玩耍可以嬉闹乔丹·卡佛,但是身份却让她什么也不能做,所以别人午睡时间该娱乐娱乐,该玩耍玩耍,该风流风流,唯独她只能呆在房间里,至于是不是在午睡就不清楚了,烩菜的做法各位看官可以自己去想象了。一个孤独的寡妇一个人静静坐在房里想心事……
乐府诗歌《孔雀东南飞》,写到焦仲卿与刘兰芝分别的时候,刘兰芝坐在马车上,焦仲卿牵着马走在前头,诗歌里用到一句“隐隐何甸甸”,就是这种手法,两个人默默无语,周围很安静,只剩下车马撵过马路的声音,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沉重,更是让人压抑悲痛。很多时候写故事写人物太直白没意思,那些电视剧总是嘶吼着叫嚣着表达情感,实际上有时候一字不说反而情感更重铭族净水器。
还有是枝裕和导演的电影《无人知晓》,就喜欢用客观手法来渲染,四兄弟被妈妈抛弃,无人理会,他们忍饥受冻挨过一天又一天。结果有一天妹妹摔死了,哥哥埋葬妹妹的整个过程,没有对话,没有眼泪,金美幸没有愤怒与悲哀,只有从白天到夜晚的时间变化,只有人物默默埋葬默默回家的镜头,这种客观手法更让人压抑不住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