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中惠 SPACE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首页 >全部文章 > 正文内容
【高中】最新高考时文精选作文素材10篇-学易语文北京示范校

1.笙的美学精神(品鉴)
2.戏曲进校园要返璞归真
3.那只坐井观天的青蛙
4.有感于竹子的故事(人民论坛)
5.法治中国舒展斑斓画卷(人民时评)
6.成就属于自己的“主角光环”(评论员随笔)
7.让认真成为一种习惯(人民论坛)
8.蓄积爱的“利息” (人民论坛)
9.摘取“最大的麦穗” (人民论坛)
10.“端得平”才是真水平(人民论坛)
1.笙的美学精神(品鉴)
回望笙这件古老乐器3000年的历史,几乎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运休戚相关。从齐宣王三百笙竽的旷世绝响,到魏晋时期《笙赋》里依稀浮现的礼乐光芒,再到竽在大唐盛世黯然退场,只留下一攒玉笙在南唐宫阙里优雅而神伤……风雨飘摇的岁月里,笙箫寂寞,无以言说;今天我们再度关注笙,那金声玉振的小小笙簧和刚直劲节的紫竹笙苗,仿佛带我们重回那个黄金时代。
我与笙结缘41年,对它的感情也由恨到爱,太多问题牵引着我。我尝试背对现实往回摸索,看看笙这种乐器在历史的面纱后本初的样子。在古籍的只言片语里,在历代诗词歌赋中,我试图连接和勾勒,像蜘蛛修补着一张破碎的网。和笙有关的很多文字,虽是第一次见到,但并不陌生,因为那些对笙的赞美里,充满了对人性的追求杰尼亚官网。
就这样,我慢慢地领悟到笙在古代的四种精神——“和”“德”“清”“正”。
“和”是一个古老而博大的美学范畴,也是笙的前身。殷商时期,甲骨文的“和”就已经出现,左边表示形,如同笙的样子,右边的“禾”字表示读音。“和”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符号,而是取象于笙这件和谐共鸣的乐器。“笙,生也,象物贯地而生也。”作为乐器的“笙”,通“生长”的“生”,有万物生发的意思。笙斗就像大地,簧片像种子,笙苗就像生长出来的万物。当我们演奏笙的时候,一呼一吸好似一阴一阳,与《道德经》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殊途同归。这说明了笙与道家文化“天人合一”观念的同一性。《齐物论》中讲到了“地籁”“人籁”“天籁”三位一体的和谐观念,“籁”字也是笙的名字。许慎《说文解字》中说:“籁,三孔龠也。大者谓之笙。”笙发音,气振簧鸣,气停音止,恰恰蕴藏着天地间万物欢歌的含义。
“和”的另一种特性是圆融。笙可以中和那些个性鲜明的民族乐器,如唢呐、二胡、琵琶等。这些乐器独奏的时候,往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在合奏的时候,若个性过分夸张,反而让彼此间无法交融。有了笙,这种问题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因为笙的每一个音,都用两个以上的音组合起来演奏。这种多音组成的传统和声具有很宽的泛音频谱,可以补偿合奏中缺失的频段,让音乐听起来更加丰满圆融。
笙的第二重精神是“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曾觉得自己学错了乐器。二胡的滑音,唢呐的嘹亮,鼓的高亢,《十面埋伏》里一把琵琶就能演绎出千军万马,这些音乐表达对于笙来说,都是望尘莫及的。笙是簧片乐器,这种发音原理决定了它的局限性。直到我后来读到了晋朝潘岳的《笙赋》,《笙赋》形容笙的音色“直而不居,曲而不兆,疏音简节,乐不及妙”,意思是,笙奏出的音乐虽然直接但不僵硬,可以委婉但决不谄媚妖娆,这种疏朗简洁的艺术魅力,是其他乐器所无法比拟的枭宠女主播。这让我联想到《论语》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节制之美。笙的音乐之美,恰恰是庙堂之气与君子之义的绝佳表现:喜不必得意忘形,悲不必哭天抢地。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习惯用一种有节制的优雅姿态来抒发内心的感情。这种细腻而深刻的处置,或许就是我们祖先面对无常人生的淡定和从容。
笙的第三重精神是“清”。“清”是中国独有的美学概念。清朝《灵芬馆词话》里形容姜夔的词如“瘦石孤花,清笙幽磬”,唐代《游春台诗》中亦有“凤凰三十六,碧天高太清”。这里的凤凰,指的就是笙。大概在18世纪时,笙通过一个法国传教士传到欧洲,在那之后产生的手风琴和口琴却没有什么清的音色。原因在于笙的结构。至少1000年前,笙片就有了一层用五音粉做的防锈涂层,演奏时,涂层也在震动,细小的铜粉和石粉也在摩擦共振,于是产生了类似于管风琴的声响。
“正”是笙的第四重精神。从《周礼》中可知,笙师原是一个官名,被誉为“五音之长”。小型民族乐队、大型民族管弦乐团,甚至“丝绸之路”乐团,大都由笙来校定音准。在为笙校音时,要进入一种极为平静的状态,观察音与音之间是否相和,簧片在呼与吸之间是否平衡,找到一种最大限度的和谐——这样一攒笙调下来,通常要几个小时。这同时是一个正心调性的过程。经过深度沟通之后,人与笙之间的距离更近,达到一种合二为一的状态。心无挂碍,人器合一,只听到那“中正平和”的笙音,带着我们深深地向往飘散到无边的天际。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简单的音乐,或许可以唤起你内心的平静。就像茶与酒的关系,没有茶,酒会变得相对浮躁,过于粗犷。可如果没有酒,过于冷静,则少了一份冲动的喜悦。激烈的音乐刺激,缓慢的音乐动人。激烈的音乐只要重复一个技术,添加丰富的和弦色彩,以及矛盾和情绪的冲突,就可以营造出五光十色的音乐世界。但缓慢的音乐,必须要投入全部灵魂,每一分每一秒都需要高度专注,这样才能拥有连绵不断的气韵,才能与听者心心相印,进入深度欣赏和聆听的状态,如同身心得到一次洗礼。
笙的“和”“德”“清”“正”是一种美学精神,也是中国人的生存方式。这不但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国的先民对人类文明做出的伟大贡献。
(本报记者任姗姗整理自作者在“兰亭若耶音乐雅集”上的讲演)
2.戏曲进校园要返璞归真
戏曲进校园,作为当代戏曲传承发展的关键举措,近年来在各省市都得到具体落实和不断推进。不可置喙的是,戏曲进校园的确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大中小学生中间发挥了培养戏曲观众、演员生力军,避免戏曲艺术断层,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等积极作用。问题在于,戏曲进校园,依旧存在效用短暂、改良过度、形式单一等弊病,导致戏曲进校园的功效大打折扣。个中症结,恐怕要归咎到中国戏曲的根,被忽视甚至抛弃。
比如,近年来山野男医,戏曲进校园为了迎合青年学生的审美需求和观赏品味,特意对传统老戏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广东粤剧在进入大中小学时,着重引入《牡丹亭》《白蛇传·情》《倩女幽魂》乃至由网络游戏改编的《决战天策府》等新编、神话粤剧,在某种程度上的确革除了传统戏曲剧情拖沓、舞美素净、唱腔版式单调的缺点。
但是,粤剧艺术,包括所有的戏曲艺术,都是渊薮深厚、代代相传的文化产品,如果越过以往优秀的戏曲艺术作品,而直接为未接触过戏曲的青年人呈现与传统骨子老戏大相径庭的新戏,很容易让青年人先入为主地将戏曲艺术定性为:戏曲是与歌剧、舞台剧大同小异的舞台艺术形式。毕竟,目前部分新编剧目已经将舞美打造成电影偏好的蒙太奇风格,将板腔替代成电子音乐,将千军万马毫无遗漏地搬到舞台之上,从而将中国传统戏曲包装成难以识别的舞台产品。
而传统戏曲的虚拟化、程式化被看作是沉闷和落后的象征,中国戏曲艺术自身固有的、不可复制的根被弃置一旁。
这就警醒我们,戏曲进校园,要有观众意识,更要有产出意识、传承意识。戏曲进校园最大的目的,不在于用花巧的剧目取悦青年观众,也不在于不假思索地将产出的戏曲全部更迭为以现代审美和现代艺术情趣为主的剧目,以博观众一笑,让戏曲成为青年学生生活的匆匆过客。长此以往,戏曲艺术就会成为青年学生漠视的精神文化产品,将戏曲艺术等同于一切搬演上舞台的表演,而没有领会到戏曲的特色,更不必说理解到戏曲与中华文化本身的密切勾连,如此,又怎能希冀戏曲艺术会在青年学生中长久繁盛呢?相反,戏曲进校园的要义,就是在观众心中播下戏曲的“种子”,让观众真正从戏曲的内核爱上戏曲,使戏曲成为其一生中不可脱离的艺术产品。此时,戏曲的传承方为找到真谛。
而毫无疑问,最能展现戏曲内核的,是朴素而真挚的传统老戏。返璞归真,是戏曲进校园必须把握的一个重点。要青年学生一生爱上戏曲,则从入门开始就要展现戏曲的深厚情感和真切内涵,用中国特有的叙事方式、情感追求让每一青年学生都在自觉成为戏曲艺术的粉丝。倘若我们能够把握戏曲艺术的精髓,将最为本真、最为核心的戏曲珍宝呈现于青年观众面前,将经历得起时代考验的骨子老戏传入校园,相信青年观众对戏曲的热爱持续度、了解深入度都会大幅提升。
一段西皮二黄、一个翻转水袖,这些程式化的表演,是经过前辈艺术家千锤百炼锻造而成的戏曲艺术精华,观众往往可以通过这些程式表演、固定唱腔与演员产生深切的共鸣,达到良好的艺术反馈和表演效果。这是中国戏曲艺术中独有的特征。如果一味将之视为糟粕,进行空中楼阁式的改造,实际上是过犹不及。
总之,戏曲进校园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抛弃传统。戏曲艺术是经验艺术,不能因为时代的迅猛发展而进行过度改良替死者说话,而要从戏曲演员、校园文化管理者以及学生几方面形成合力,使各大校园形成聚集戏曲观众和演员的洼地,而不是自觉排斥传统戏曲、传统文化的知识养成所;使剧场之中,不再是满头白发、零星观众,而是满堂喝彩、再就华章。
3.那只坐井观天的青蛙
半个世纪以前,人们曾感慨缺乏发声渠道,全国上下都是一个声音。半个世纪后,互联网的发展如火如荼,虽然多了许多网络发声渠道,但公共话语平台的建设却未见得有多大进步:人们打破了制度的笼子,却自愿画地为笼,在小圈子内“圈地自萌”,抵触着与自己不同意见的观点与人群。一遇到话题讨论时,不是有理有据的阐明观点,而是二话不说就互贴标签甚至直接升级为口水战。
依笔者所见,制约公共话语平台有序发展的重要原因,是人们社交圈子的“同质化”,缺乏对异己之见的包容与沟通。
宪法学家卡斯·桑斯坦在《网络共和国》一书中写道:“人们在做选择的时候,趋向于选择他们觉得熟悉、舒心并强化亦有信念的事物或信息。”偏向于与自己观点相同的意见,对相反观点有抵触心理向来都是人类的天性。心理学"认知冲突"理论认为,追求逻辑一致性几乎是人类的本能。
在互联网诞生之前,观点对立的人群也是听不进不同意见的,并且在“同仁”“战友”之间不断强化一己之见。在网络时代,这种同声相求、自我归类的“回音室”,更容易形成与其他“回音室”对抗的社交圈。在巨量的网上便利信息中,人们只选择自己想看到的东西、想听到的声音。在作出回应的时候,经过回音壁的作用又反馈回来,不断激化、强化同一观点,将之推向极端。
各大媒介媒体也深懂人心爱团网,通过大数据统计与智能选择为人们屏蔽一些他们不感兴趣甚至碍眼的信息内容,为每个人制定专属的兴趣圈。人们在自我的小圈子内“圈地自萌”、生活得如鱼得水。不再因为看到异己观点而心烦,也省去了不少讨论、争辩的力气。
一个个相互绝缘排斥的“小圈子”蓬勃发展,却也导致公共话语平台的日益萎缩。“回音室现象”不仅将原先包容一体的公共话语平台拆散成原子般的独立个体,还是造成网络上不同意见之间两极对立、互相敌视,难以妥协、难以弥合的一个重要原因。
古人云:“道不同,不足为谋。”双方之间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再怎么沟通也只是对牛弹琴。然而虽没有共同的价值观,但这并不代表着我不能尝试着去听、去理解对方所认同的价值观。罗素言:“我永远不会为了我的信仰而死,因为我的信仰有可能是错的”。依笔者所见,每个人的价值观正如罗素所言的信仰一般,谁也无法保证自己是绝对正确的。社会学家布鲁默的“自我互动”认为个人是在与社会互动中形成发展的。而人的价值观也是在这个过程中随之产生的。每个人的价值观唯有通过一次次与社会的互动、接受多元价值观的冲击考验,在自我的质疑、修正中才能逐步趋于独立与完善。
道不同,亦可与谋。如果你真的在意和坚信自己的观点,那么你最好的办法不是保持沉默,暗中嗤笑你觉得看起来十分荒谬的异己观点,而是言之有据地说出你的道理。公共话语平台不是靠一个个相互抵触的小圈子组成的,而是通过千千万万个良性沟通与互动形成的。茨威格言:“我们的世界大得足以容纳许多真理。”而公共话语平台也应该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世界这么大,为何不去看看呢?当你画地为牢,将自己关在自己的世界中,你也就成了坐井观天的那只青蛙。
文/郑思凡(陕西师范大学)
4.有感于竹子的故事(人民论坛)
向贤彪
近读三则与竹有关的故事,其中蕴含的成才之理,引人深思。
第一则:有一种毛竹,在最初的几年,它几乎没有变化。但几年之后,它会在短短几个月内疯狂生长,很快超过其他竹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前几年的时间里,毛竹都在深深地扎根,在不断积蓄迸发的力量。
根往下扎,枝往上长,是植物生长的规律,也是人才成长的规律。大凡成功者,无不是把根深扎实践的土壤中,汲取大地的营养,积蓄向上的力量。领导人同志曾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写道: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他将郑板桥咏《竹石》诗改了几个字,作为自己上山下乡的深刻体会:“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可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进行磨炼和积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多么重要!有厚积,才有薄发;有沉潜,才有飞跃。恰如古人所言,“大木百寻,根积深也;沧海万仞,众流成也;渊智达洞,累学之功也”。
第二则:师傅让三个徒弟到竹林中各选一根能做笛子的竹子。徒弟甲选了一根圆润的竹子,认为做成的笛子声音会圆润;徒弟乙选了一根光洁的竹子,认为做成的笛子声音会清脆;徒弟丙选了一根有瘢痕的老竹,认为做成的笛子经久耐吹。结果徒弟丙选对了,深得师傅的赞许。
为什么徒弟丙选对了呢?因为老竹经过寒冬里“冰刀霜剑”的打磨,质地绵密厚实,做出的笛子不仅声音清亮悦耳,而且不变形、不走调。相比之下,圆润的竹子和光洁的竹子因为未经寒冬,虽然看着圆润光洁,但做成笛子后,不但音色差,而且容易变形开裂。有道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干部的成长与选竹做笛子的道理有许多相似之处。不吃一番苦,不在严酷的环境中近乎残酷地磨炼,热血就无法沸腾,筋骨就无法舒展,青春就无法淬火。凡有作为者,不依赖于机巧,也不寄望于侥幸,吃苦耐劳是他们人生的财富,埋头苦干是他们成功的秘诀。
第三则:晾衣竿问笛子:同为竹子,为什么我一文不值,而你却备受欢迎?笛子答:“因为你只挨了几刀,我却经历了千雕万凿。”
这则寓言是第二则故事的延伸,它所蕴含的道理进一步启示我们,成才的过程,不只是吃苦磨砺的过程,也是“千雕万凿”的过程。孟子在论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时说:“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不仅要战胜各种困难,经历挫折和失败的考验;而且要不断战胜自我,勇于给自己“修枝打杈”,这样人生之树才能长得挺拔而健壮。雕塑家用一块普通的石头雕了一只栩栩如生的鹰,旁观者问其技,曰:石头里本来就有一只鹰,我只不过将多余的部分去掉,它就飞起来了烟花无限翻。只要我们不断雕琢自我,去掉那些多余东西的羁绊,也会如鹰那样飞得很高。
郑板桥诗曰:“画根竹枝插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只要我们如竹那样扎根沃土、根上发力,在艰苦环境、关键岗位上锻炼,就能积蓄足够的成长力量,展示“来年看我掀天力”的精彩,收获“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出彩。
5.法治中国舒展斑斓画卷(人民时评)
廖文根
这几天隋唐乱,随着大型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的热播,法治再次成为社会热议的高频词。
“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保障。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蹄疾步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臻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顺利推进,放眼神州大地,一幅五彩斑斓的“法治中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这五年,人们感受到中国立法的铿锵脚步。无论是加强重要领域立法,确保国家发展、重大改革于法有据,还是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对现有法律进行修订完善;无论是打破部门利益藩篱克服立法部门化倾向,还是最大限度地开门立法,以最大诚意汇聚民意,这五年,中国立法越来越适应时代发展,越来越满足现实需要,越来越体现党心民意,越来越展示中国特色。扎实的立法为法治中国奠定坚固基石,提供重要支撑。
这五年,人们感受到法治政府的高效务实。无论是大刀阔斧地推进“放管服”改革、刀刃向内开展政府“自我革命”,还是下大力气推进政务公开让政府与百姓零距离;无论是扎实推动电子政务发展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还是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让权力不再“任性”,这五年,权力运行日渐步入法治化轨道。“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从理念到行动,“法治政府”骨架更加稳固,气质更加从容。
这五年,人们感受到司法改革的执着坚毅。无论是排除困难推进员额制改革,把优秀人才吸引到办案一线,还是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确保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无论是全面实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破解群众反映强烈的“立案难”,还是打出组合拳让“老赖”寸步难行,破解多年未解的“执行难”,这五年,司法改革向深水区迈进,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做成了想了很多年、讲了很多年但没有做成的改革,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这五年,人们感受到法治社会的深入人心。无论是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推动领导干部成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还是将法治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无论是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还是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保障合理合法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这五年,法治社会建设扎实推进,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正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
“上下同欲者胜”,在法治中国的征程上,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正是因为党始终做到以人民为中心,我们的各项工作才能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党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才能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我们坚信,在以领导人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法治中国的明天必将越来越美好。
6.成就属于自己的“主角光环”(评论员随笔)
李洪兴
一部影视作品的精彩,往往在“眉眼”之间。这里的“眉眼”,不只是主演们过瘾飙戏、痛快演绎,更在于有一群配角也“自带光环”。
最近,“抢戏”的配角不在少数。《战狼Ⅱ》里,两个黑人孩子是“可爱担当”;一部三国戏中,于和伟版的曹操在可爱中见狡黠,甚至不少人说他可以实现“一个人的三国”;热播的盗墓题材剧,人们讨论的不是有台湾腔的“胡八一”,而是流里流气的“徐二黑”和两个傻里傻气的跟班“黄牛”“白狗”,观众评价说“演害怕,小眼睛里都是战栗”。演员分主角、配角,但演戏只分好坏,能演出性格,戏份不重也当得起喝彩。
戏如人生。对于演戏,很多人都一心当主角;对于生活,更多人都争着成为赢家。关于主角与配角、红花与绿叶的辩证关系,在道理层面上已经讲得很多。不管是主角不能没有配角,还是红花需要绿叶衬托,即有主有从,有大腕有群演,都属正常。然而,一幅画之所以美,并不是因为每个点都均匀着墨、用色,而是有层次有分别,每一笔色彩都有其独特的价值。站在主体性的角度看,谁又不是一个独立而完整的主角呢?
记得国家乒乓球队选拔赛后的一段总结视频,曾刷爆朋友圈。很多冠军背后的故事被一一打开,如伦敦奥运会时,马琳没能入选比赛阵容,作为名将,他随队出征却承担起队里的后勤工作,帮队友采购生活用品,甚至下厨做饭。有记者曾问,“从主角到渐渐淡出主舞台,心态是如何调节的?”他很享受地说,“不管是不是主角,只要能和队伍在一起就好。”一支队伍,有冠军也有陪练,有教练也有后勤,不同的位置,干好了都是冠军。
平凡而精彩的人生还少吗?最近一段时间,很多以前看似不起眼的人和事涌入我们的视线,我们特地开设了一个叫作“暖闻热评”的新栏目,挖掘并传播那些普通人、平凡事中的正能量。或许,我们致敬的主人公没有惊天地的举动、泣鬼神的故事,更没有流芳百世的雄心,却实实在在地活出了自己的美丽。比如,南方的雨季,抗洪救灾成了很多人的关切,有武警战士、有长沙市民、有为孕妇让车的防总官员,他们没把自己当成洪灾的看客,而在竭尽全力为疏通一个城市、救助一名群众忙碌着。最近,当人们庆祝建军90周年时,老兵的勤俭、军嫂的奉献,给一支人民军队增添了温情、催生了力量。同样,我们感动于修缮长城的工人们,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守护着“文化长城”;也被学跳舞的六旬大爷深深触动,“有梦的日子,每天都闪光”。在他们身上,看不到“主角光环”,但即便是时代的配角,也可以是生活的主角,以坚持、以坚强、以坚毅,成全自己也成全他人。
很长一段时间,“刷存在感”成为热词,每个人的所作所为也都是在寻找一份存在感,只不过不是存在别人深深的脑海里,而是存在于自己的人生价值里。有人盛赞“于和伟终于火了”,他说“我就是一个演员,我现在就是一个演员而已”;有人晒出吴京的“全身受伤图”,他说“动作演员总说自己受伤有点矫情”。其实,每个人成就的都是属于自己的“主角光环”,每个人恪守的都是属于自己的“本分”,世界也由此而增添了色彩,我们值得为自己起立鼓掌!
7.让认真成为一种习惯(人民论坛)
马祖云
1930年中原大战中纽乐,冯玉祥部下的一名参谋未经核实,误将电令会师之地沁阳写成泌阳,导致贻误战机而落败。此战被后人戏称为“败在一撇上”。
多写“一撇”,是战败的表象;缺失“认真”,方为失利的实质。何谓认真?它是一种专注、一种投入、一种坚韧,乃为可贵的精神品质,彰显对职守的忠诚、做事的严谨、追求的执着。播种认真,收获品格;播种品格,收获信念;播种信念,收获辉煌。正如一谚语所示:“认真是成功的秘诀,粗心是失败的伴侣。”
认真之要,在对“毫厘”的极致严格上。事物的质变,往往缘于毫厘的差别和缺失,一丝一毫牵动全盘,认真与否关乎成败。非凡,每每孕育于丝毫的较真之中,无论做好一项工作,还是成就一番大业,皆要有精细、精准、精深的全程投入。上个世纪60年代,邓稼先在领军对我国首颗原子弹设计进行理论计算时,发现一关键资料与苏联专家提供的技术指标有细微之别。于是,这些科研精英们,操作着那时的手摇计算器,耗费了数百公斤资料纸,最终以确无“毫厘”之差的严谨结论,证明了完全可以忽略苏方提及的冲击波波峰值,万无一失地完成了我国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正是这种极其认真的精神品格,成就了昔日的“两弹一星”、当今的“蛟龙”“天河”等科技明星。
认真之贵,在对事业的“至拙”专注上。“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认真,彰显的是笨功夫、长功夫、真功夫,乃为至拙的内在修炼。有了这种修炼,滴水可穿石,铁棒可磨针,铁树可开花。马克思潜心研究40年,终成科学巨著《资本论》;李时珍耗费心血二十七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终成医药经典《本草纲目》;钱穆倾尽一生心力,砥砺“虽居乡僻,未尝敢一日废学”的拙功,终成1700万言的国学著述。古今中外、千行百业的事实可鉴:做事、治学、成大器的真谛在于,“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
认真之难,在对成功的默默守望上。成功过程是坚守认真的寂寞远征,不是一事功,而是事事功;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其间不会躁动、不曾走神,也永远不忘初心、不言放弃。1977年至今,多少科研奇迹层出不穷、多少名流人物闪烁更迭,但那颗名为“旅行者一号”的空间探测器,依然飞驰在太阳系外的轨道上。漫漫40年,这个航天科研团队的成员,从青春到暮年,一直在关注着那么遥远的距离、那么浩渺的太空、那么难测的结果。沉潜事业的认真,多么需要远离红尘熙攘、摈弃功利躁动、抵御炫眼诱惑。否则,何以到达“诗与远方”?
然而,一举成名、一鸣惊人的“速成”心态,使一些人变得急功近利、心浮气躁。殊不知,一旦履职分心、做事粗心,厄运便不远了。君不见,一块脱落的塑料泡沫未引起监控发射者的关注,导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悲惨失事;一个粗心的农林工未灭烟蒂,引起一场森林大火……因失于一物之细,而失去天下之大;因疏于一事之微,而导致一场悲剧,这是警世教训。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干事创业得认真之“道”,必能事举功成。
8.蓄积爱的“利息” (人民论坛)
何冠军
最近一段时间,暴雨洪水、九寨沟地震等灾情牵动人心。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人们不畏艰险、守望相助,一幕幕温馨场景暖人心田,于无声中播洒着正能量。
有时候,爱与善虽深藏于心底,但总能汩汩流淌、传递温度。学者陈之藩早年留美时,曾接受胡适400美元的资助。他回国后寄支票表示感谢,结果胡适回信说:“我借出的钱,从来不盼望收回,因为我知道我借出的钱总是一本万利,永远有利息在人间。”与经济收益不同,纯粹的爱心与善行不求回报,而是在每个受助者心中种下一颗种子,以期生根发芽。高尚的施助犹如春风化雨,于润物无声中传递真善美,不断为社会添火加柴。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爱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如果一个社会缺乏爱,哪怕物质再充盈,人们的内心也容易遭遇寒流。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爱本质上是给予而非获取”。真正的爱,给予的是“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它能在每个人身上唤起生命最深处的生机,同样也会激发个体的善行善念。从这个意义出发,只有人人都是给予者,人人才能成为受益者。
从个人视角来看,“爱的利息”似乎微不足道,但却能通过传导效应水痘疫苗有必要打吗,形成星火燎原之势。青岛“微尘”群体就发端于个体,他们一直以来匿名捐款,促动了更多市民以“微尘”名义投身公益事业。“雷锋传人”郭明义不仅自己无偿献血,还带出了鞍山市第一支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他爱岗敬业,立足平凡岗位无私奉献,也让矿山人的精神得到了升华。爱是会扩散的,善是能复制的。一束微光只能驱散手掌大的影子,一片光则能点亮整个世界。
现实中,也应警惕爱的给予被庸俗化。有时候,一些人惯于以理性经济人自居,时时处处追求收益最大化,即便是助人也要精心包装、商业运作、绩效评估,帮与被帮成了“真人秀”;有时候,一些人举着喇叭玩慈善,用“钱山”“钱墙”吊人胃口,使受助者遭遇了精神和心理上的伤害。善行义举,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值得鼓励,可是如何施行、分寸何在,应当细细思量。
人能影响环境,环境也在塑造着人。一些人时常慨叹道德滑坡、忧虑价值扭曲,甚至发出“群体裹挟人”的叹息,但你怎么样,环境就会怎么样,你日行一善,社会就会多一份光热。其实,每个人都可能是那个营造社会氛围的人,每个人都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推动社会进步。譬如路人有难,上前帮一把;他人问路,认真指一番;别人求教,耐心答一下……很多事情只需举手之劳,就可以为生活增添一抹亮色。
每个人都是爱的出发点,也是爱的中转站。真诚拥抱世界,用心善待他人,积小善为大爱,爱的利息自然会与日俱增。
9.摘取“最大的麦穗” (人民论坛)
李树杰
传说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让他的学生在麦田中穿过,不许走回头路,去摘下那株最大最好的麦穗,且每人只有一次机会。第一个学生走几步看见一株大的麦穗就摘下了。但他继续前进时,发现前面有许多比他摘的那株更大,懊悔不已。而另一个学生总觉得前面会有更大的麦穗在等着他,结果走到麦田尽头,一无所得。
或稀里糊涂地摘下,却不是最大的;或患得患失,不敢轻易下手。摘麦穗其实是一道两难“选择题”。工作中我们也会时常遇到这种艰难“选择”。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少领导干部都想为一个地方的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干出点名堂。但一遇到实际问题、复杂矛盾,在判断和抉择上就常感到无从下手,甚至不知所措。
比如,有限的资金是用在重大基础设施补短板上,还是用在民生事业的点点滴滴上。一个是立足长远打基础,一个是雪中送炭解近渴,如何取舍有时也不会轻而易举;比如,一项改革措施是否要出台。出台是大势所趋,但也可能引起一些反对声音瑞亲王,带来阻力惹来麻烦。诸如此类,利弊皆有,轻重难辨,抉择起来颇费思量。优柔寡断,当断不断,会错失战机;拍脑袋,盲目决策,也会贻误事业。
其实,亦有两法可解:一曰“踱方步”,一曰“列单子”。
“踱方步”,就是真正静下心来,深入思考问题,研究判断形势,抓住主要矛盾,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越是万事繁杂,越是百事待理,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实际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央的文件精神,往往都蕴含了方向性的思路。通过学习理解把握,真正站在全局、大局上考虑问题,就能找到事物的主要矛盾,就知道如何去摘取那株“最大的麦穗”。
“列单子”,就是在决策上碰到一些犹豫不决、争论较大的问题时,认真梳理各种意见,用拉单子的方法列出好与坏、利与弊、可行与不可行,“一、二、三、四”都清清楚楚呈现。利大于弊、得大于失,就大胆决策。否则,就谨慎决策或暂不决策。
一“踱”就有了深入思考,一“列”就有了科学分析。深入思考加上科学分析,如何抉择往往就不是难事。比如,有限资金怎么用,要根据实际情况权衡而定。如果在贫困地区建设一批路、桥、水利等基础设施,既补上了短板,又解决了民生,何乐而不为呢。再比如,改革措施的出台,既要大胆,又要细致。认真评估各种可能的负面影响和代价,在得与失上慎重选择。同时,一旦实施,全力做好各方面思想工作,让“弊”最小,让“利”最大,翁其钊赢得绝大多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历史上的成功者,就在于他们选择时能够胸怀全局,权衡利弊。“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以及“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都说明这个道理。做到了这两点夏尉喻,就可保证我们的选择是科学和正确的。
萧何对曹参说:对沛公来说,没有万全之策而只有利弊权衡。既然是选择,就有利弊得失。在问题和困难面前,我们既要慎重,又必须积极行动。故事称,苏格拉底的第三个弟子吸取了前两位的教训,他没有马上走进麦田,而是先冷静思考。然后当他走到1/3时,即分出大、中、小三类,再走1/3时验证是否正确,等到最后1/3时,他果断选择了大类中的最大一株麦穗。这样的选择,就是最佳选择。他选择的就是实际意义上的“最大的麦穗”。
10.“端得平”才是真水平(人民论坛)
杨学博
据史载,三国时期,诸葛亮为蜀国丞相,曾上表建议罢黜廖立、李严,放逐到南中。诸葛亮病逝后,廖立闻之痛哭流涕,李严更是发病而死。为什么受到如此严厉惩罚,二人却心无怨恨?《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说,诸葛亮为政边界1999,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凡事出于公心,为政公正无偏,持法务求公允,哪怕是受罚之人也会投以认同、报以敬佩。
古人讲:“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生死正名。”有的领导干部,个人能力不是不突出,处理人际关系不可谓不用心,然而众人不服、怨声载道,毛病就出在没有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人。公平是权力的底色,要想安心做人、放手做事,必须摒弃私心的影响、人情的干扰、利益的羁绊。事实上,遇事从公心出发,复杂的事情也会变得简单;总是盘算小九九,简单的问题也会变得复杂。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每天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内心的天平稍有偏差,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因而,处世公平、为人坦荡,不仅体现个人的见识和胸襟,更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
凡事“端得平”,是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毛泽东同志《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之所以今天读来仍倍感亲切、发人深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贯穿了立规矩、讲公平的思想。事实证明,越是错综复杂的事情、矛盾众多的事情、利益集中的事情,越要坚持依规办事、公平处事。业绩标准明确,人人未来可期;规矩朝令夕改,势必难以服众。特别是在涉及职务调整、评奖评优等大家普遍关心的具体问题上,更应有章有法、有据可依,不能因亲疏远近而厚此薄彼,也不能因个人好恶而乱行赏罚。否则,不仅人为制造矛盾,也会给工作带来极大被动,甚至造成无穷后患。
工作中,天天琢磨使招数、耍心机管理人的干部有之,一心用“好处”吸引人的干部有之,乱拍胸脯、乱许承诺拉拢人的干部有之,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人甚至还以此沾沾自喜、逢人炫耀,自以为颇有水平。这样的观念和做法实在要不得。大道至简,大巧若拙。与其挖空心思待人,不如一颗公心示人。自身行得正、端得平,是最简单、最管用的处世方法,也是真正的有水平。没有一颗至公至正之心,再多的“套路”,再好的待遇,也交不到人、管不好人、留不住人。纵能赢得一时掌声,也无法赢得群众发自内心的尊敬和认同。
领导人指出:“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当官就要干事,用权就得担责。所谓“为官不易”,其实应理解为用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易。如何用好手中权力,要看用得“对不对”,也要看用得“好不好”。为官一任、主政一方,不能说不以权谋私就万事大吉了,还应本着为党的事业负责、对岗位负责的态度,公平待人、公正处事,充分保护人人想干事的热情,极大激发人人干成事的信心。须知,以权谋私会失掉人心;用权不公,同样也会失掉人心。
良好政治生态的形成,有赖于对公平正义理念的共同坚守。面对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情况、新考验,每一位领导干部都应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树立公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声明:本文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收藏】如何飞速提升作文文采?这篇文章给你答案!火速围观
语文老师熬夜整理丨中考必考的150个文言文实词&40个官职

上一篇:武虎将【高铁系列】精品国内·矮寨大桥、天门山、云南、崀山、黄山任选~低至880元-人-江门南湖旅行社 下一篇:樱庭葵【鸥盟教育】青年路校区新高二二期生物(郭)开课通知-凝粹

繁华落尽 转瞬即逝

我们需要透过一系列的训练来突破关卡,我们需要达到一个不受到过去历史的羁绊的心境,透过这样的心境,进而引导成为一个适合进行前进到战士人,我们需要成为一个完美无缺的战士,我们的目标是遵循着力量进入无限的领域和穿越!